清瀾山學校李文平校長專訪:追求卓越,引領內涵發(fā)展新篇章
時間:2022-01-27 19:22:19
因為一樣的理念和憧憬
我們走到了一起
上任伊始,李文平校長便迅速與各位董事、領導團隊的各位成員以及各位骨干教師召開多個會議,熟悉和掌握清瀾山學校的方方面面,為清瀾山接下來的發(fā)展規(guī)劃做仔細周全的安排。
在學校遇見李校長時,她臉上總帶笑意;見她忙碌于大小事情時,她謹慎認真、不慌不忙;你能看到,她在“用整個的心去做整個校長”。
那么,在基礎教育領域耕耘30年的李文平校長,與清華附中有著怎樣的故事?與清瀾山學校有過怎樣的聯(lián)結?對清瀾山又有怎樣的寄望呢?接下來,我們一起來走近,清瀾山學校董事兼校長,李文平女士。
三十載春秋 與師生共成長
李文平校長于20年前加入清華附中,她做了多年高三班主任和高三英語的把關教師;后來她擔任清華附中年級組長、初中部英語教研組長,帶領和培養(yǎng)初中的英語教師團隊。
回憶起作為一線教師的經(jīng)歷,李校長臉上滿溢著幸福和享受,“我覺得和學生一起成長的感覺特別好,我特別喜歡在學生需要奮斗的時候,助力他們的成長。”李校長是“贊賞教育”的支持者,她堅信也堅持著,讓學生在賞識和激勵中變化成長。
她自強不息,反復思考如何賦能應試教育中的優(yōu)秀學生,讓他們在成長的黃金時期,豐盈內心,收獲更喜人的成長。
她嚴格要求,鼓勵清華附中的英語老師不斷學習、積極在不同的平臺上交流分享,這讓當時海淀區(qū)教師進修學校和英語中心備課組都有清華附中英語老師的身影;而當年年輕的老師們也因為精進不休的努力,如今成為清華附中的中堅力量。
深挖厚掘,萃取西方先進教育
根植中國,構建三位一體課程體系
在清華附中國際部(THIS)成立的第二年(2010年),李文平校長便被派到了清華附中國際部工作。
THIS的成立初衷,是為了支持清華大學的發(fā)展、滿足海外引進人才子女對國際教育的需求,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國際教育,THIS實際上是一所外籍子女人員學校。
但豐富的公立體系工作經(jīng)驗,如何結合西方的教育模式,把學生培養(yǎng)得更為出色呢?
這是李文平校長到了THIS之后的第一個思考、研究的問題,也是她在過去11年中工作的重點。她帶領著團隊,從方方面面來研究西方的教學模式,同時重點思考西方的教學模式,在哪些方面對中國的基礎教育有借鑒和參考價值。
于是,THIS的一大特色——中文、歷史和藝術的中國語言文化“三位一體”的課程體系在實踐中逐步構建起來。
THIS提供根植中國文化的國際化課程,用部編版的語文課教材,必修語文課的同時,學生還必須上中國歷史課和東方藝術課,了解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,學習獨具濃厚底蘊的東方藝術,全面培養(yǎng)學生的中國文化及素養(yǎng),使得他們了解中國、熱愛中國,未來能在世界舞臺上為中國發(fā)聲。
李校長欣慰地說到,THIS的學生具備“雙母語”的能力,他們能用中、英文進行辯論,能用中、英文編輯校報、閱讀校報;他們是有內驅力、有創(chuàng)新能力、有領導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孩子,他們自主創(chuàng)立社團,自發(fā)為社會服務、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;他們學術能力強、綜合素質全面發(fā)展,被名校所青睞。
李校長說,清瀾山的孩子也會是這樣,在清瀾山特色的教育下成為根植中國文化、具有國際勝任力的杰出人才。
李文平校長表示,在清華附中和清華附中國際部的這些經(jīng)歷,幫助了她更快地找準了清瀾山學校接下來發(fā)展的發(fā)力點,她也會不遺余力地將多年的教科研收獲和豐富的國際教育經(jīng)歷應用到清瀾山的發(fā)展實踐當中。
李文平校長參與了清瀾山學校
在深圳華為坂田基地的招生推介會
清瀾畫像:
追求卓越,無限可能時刻發(fā)生
追溯起來,原來早在清瀾山創(chuàng)校之初,李文平校長便有參與其中。
清瀾山剛建校時,她曾帶過清華附中國際部的外教,幫助一起設計招生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及流程;2018年的時候,她曾助力清瀾山的招生宣講;她還為清瀾山的中方老師做過關于逆向教學設計(UbD)的培訓……
李校長說,有著華為與清華強強聯(lián)手的強大基因,清瀾山是一所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學校,也因此,她認為清瀾山必須、也必然會是一所優(yōu)秀的學校。
“不管是清華還是華為,我覺得我們的共同特點都是追求卓越,我們要在行業(yè)中有引領作用、有擔當。”
流淌著清華的血液,李校長希望清華歷經(jīng)百年沉淀的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在清瀾山能夠得到傳承。在新學期的全員大會上,李校長提及到,在清瀾山學校工作,意味著大家都是清華系的老師,這不僅是榮耀,也是壓力與責任;對此,李校長也對所有教職工提出了寄望:
自強不息(不斷學習)
厚德載物(開放包容)
行勝于言(踏實敬業(yè))
追求卓越(自我加壓)
創(chuàng)校之初,李文平校長為清瀾山學校老師做培訓
薈聚傳統(tǒng),一脈相承
屹立中國名校之林
對于清瀾山的愿景,李文平校長分享到,學校今年的年度主題是“發(fā)展內涵,深耕學術,不斷審視,持續(xù)發(fā)展”、深化踐行“根植中國”以及打造更為國際化的高中。
李校長同時是清華附中國際部的執(zhí)行校長,她會攜手帶領著清華附中國際部與清瀾山學校一起前行,共建、共創(chuàng)無限可能。
從教師之間的教研學習,教學理念和課程設置的分享,到兩校學生之間的互訪與交流,李文平校長說,兩校之間會有更多的互動和交流,在資源互補增長的過程中最大化它們的意義與價值。
李文平校長在清瀾山學校全員大會上發(fā)表講話
成長與發(fā)展,總是在經(jīng)歷之后慢慢發(fā)生。
過去四年,清瀾山團隊在創(chuàng)校校長辛穎的帶領下,交出了令人驕傲的答卷;接下來,秉承著清華和華為的精神,李文平校長將帶領清瀾山翻開內涵發(fā)展的新篇章。
清瀾的各位教育者,在李文平校長的帶領下,會繼續(xù)重視、深耕學術,以內涵發(fā)展為綱,營造更為濃厚的自由學術之風,在“照顧學生”和“挑戰(zhàn)學生”之間的平衡點中,繼續(xù)播種興趣的種子,給予清瀾學子夢想的舞臺,讓清瀾學子們在探索中、在實踐中、在快樂中嘗試無限可能,創(chuàng)造無限可能的世界。
更多廣東國際學校資訊,可以到本網(wǎng)站查看!
免責聲明:文章內容來自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及時聯(lián)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