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波赫威斯肯特學校主題黨日活動 | 牢記初心使命,傳承紅色基因
時間:2022-01-28 10:34:20
寧波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(tǒng),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,寧波大地留下了許多遺址勝跡。這些紅色印跡是黨的奮斗歷程的重要見證,是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載體,也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、進行黨史育人的重要資源。因此為推動黨員老師傳承紅色基因,弘揚革命精神,強化黨員教育,寧波赫威斯肯特學校黨支部于11月6日赴象山紅色教育基地開展“主題黨日”活動。
游殷夫烈士故居,重溫黨的誓詞
殷夫故居位于象山縣大徐鎮(zhèn)大徐村,建于1876年,為一正(5間)、二橫(各3小間)磚木結構的三合院平屋,占地742平方米,建筑面積262平方米,屋后有小院(0.5畝)。故居典雅古樸,灰黑色的門院高朗肅穆,由著名書法家沙孟海題寫匾額“殷夫故居”剛健有力。故居東廂房開設了6間烈士陳列室,敬放著殷夫生前照片、百余首詩、數(shù)十篇文章和紀念殷夫烈士的詩文、著作等。
也許很多人并不一定認識殷夫烈士,但大家一定都聽過匈牙利詩人裴多斐的《自由與愛情》的那句話:“生命誠寶貴,愛情價更高,若為自由故,兩者皆可拋”。這首詩就是由殷夫烈士翻譯的。
在徐未華校長的帶領下,50名黨員教師同志高舉右拳,重溫入黨誓詞。重溫入黨誓詞,就是要時刻謹記自己在黨旗下的錚錚誓言,認真思考“當初入黨為什么,現(xiàn)在為黨應該干什么,今后給黨留什么”,增強責任意識、擔當意識、使命意識、充分發(fā)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做一名稱職的、合格的共產(chǎn)黨員。
訪丹城五小進行學習
養(yǎng)正立人、正氣東來、正字撲面......一步一景,移步換景,漫步丹城五小校園,正意與童味同在,大氣和精致并存。在小小講解員的引導下,我們參觀了養(yǎng)正大廳和家風館和教學樓。一樓文化長廊上掛著一條條古訓,告訴師生為人處事的真諦。
二樓連廊諸子百家名言事跡,時刻提醒學生傳承先人的志向和品性。
三樓的防震減災科普館,成為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技能的第二課堂。
四樓建成了市內首家縣級家風館,400平方米的家風館包含家訓金句館、姓氏與家族館、五小學子家訓長廊等5個館室,成為學校乃至各單位開展傳統(tǒng)文化教育的特色陣地。
一樓文化長廊上掛著一條條古訓,告訴師生為人處事的真諦。
二樓連廊諸子百家名言事跡,時刻提醒學生傳承先人的志向和品性。
三樓的防震減災科普館,成為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技能的第二課堂。
四樓建成了市內首家縣級家風館,400平方米的家風館包含家訓金句館、姓氏與家族館、五小學子家訓長廊等5個館室,成為學校乃至各單位開展傳統(tǒng)文化教育的特色陣地。
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?,其不善者而改之?!蓖ㄟ^在五小的參觀學習,我們更加懂得了,學高為師,身正為范。腳踏實地,一步一個腳印做好教育,不因為自己的起點低而妄自菲薄,也不會因短暫的勝利和輝煌而沾沾自喜。始終保持一顆初心,一顆用心想要做好教育的初心。
此次的黨建活動,我們牢記作為一名黨員教師的責任和使命,勵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積極的貢獻。我們始終牢記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,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。
更多寧波市國際學校資訊,可以到本網(wǎng)站查看!
免責聲明:文章內容來自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及時聯(lián)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