軟科世界大學學術(shù)排名(ARWU)重磅發(fā)布!英美占據(jù)半壁江山,中國奮起直追!(印度理工大學全球排名)
時間:2025-07-26 21:20:20
本文目錄一覽:
2023軟科世界大學學術(shù)排名(ARWU)重磅發(fā)布!英美占據(jù)半壁江山,中國奮起直追!
2023軟科世界大學學術(shù)排名(ARWU)發(fā)布概覽
8月15日,2023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(shù)排名(ARWU)正式發(fā)布。該排名由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于2003年首次發(fā)布,是全球范圍內(nèi)首個綜合性的全球大學排名,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、QS世界大學排名、US News全球大學排名并稱為最權(quán)威的四大世界大學排名。今年,該排名涵蓋了超過2500所全球大學,并發(fā)布了最為領(lǐng)先的前1000所大學的具體排名。
一、排名指標與權(quán)重
軟科世界大學學術(shù)排名的標準幾乎只以學術(shù)科研這一項進行評估,非??粗匦S选⒔搪殕T工獲得諾獎的人數(shù),以及在Nature和Science期刊上發(fā)表的文章數(shù)量等,極為看重教育質(zhì)量和師資。每項指標得分最高的大學為100分,其它大學按其與最高值的比例得分。排名全部采用第三方數(shù)據(jù)進行評判,以其客觀、透明的排名方式而受到全球各國教育系統(tǒng)與頂尖高校認可。
由于ARWU的學術(shù)指標考查的是學術(shù)成果的總量,因此學科多、規(guī)模越大的學校越能在該份排行榜中占據(jù)一席之地。而沒有醫(yī)學院、理學院,教學偏實踐類學科(工、商)的大學,在這份榜單中的名次普遍也會比別的大學排行榜偏低一些。
二、美國大學排名情況
在今年的排名中,哈佛大學仍然高居榜首,連續(xù)21年蟬聯(lián)全球第一,斯坦福大學緊隨其后,保持全球第二名,麻省理工學院位列全球第三。加州伯克利超過普林斯頓,位列Top 5。第八、第九、第十分別是哥倫比亞大學、加州理工學院和芝加哥大學,耶魯大學則位列第11名。UC系大學表現(xiàn)搶眼,除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外,還有排在第13名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、第19名的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、第21名的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一些在U.S.News全美綜合排名50名開外的大學,在軟科排名中的名次也非常不錯,如全美綜排第55名的華盛頓大學就拿下了第18名的好成績。然而,也有一些美國名校在該份排名中“水土不服”,如卡耐基梅隆大學、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波士頓大學,均未能進入全球前100名。作為藤校的達特茅斯學院,更是排在300名開外。
盡管如此,Top100中美國依舊上榜了38所高校,占據(jù)了約40%的名額。
三、中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(qū)大學排名情況
在全球1000強大學榜單中,中國內(nèi)地共有191所高校上榜,歷史首次超過美國上榜高校數(shù)(187所),位列世界第一。其中,清華大學排名最高,位列全球第22名,北京大學緊隨其后,位列全球第29名。浙江大學排名上升3名,位列全球第33名。上海交通大學首次躋身全球50強,位列第46名。中南大學以及南京大學分別以全球第93名、第94名的位置,首次亮相百強榜。
此外,復(fù)旦大學、中國科學技術(shù)大學、中山大學、華中科技大學仍保持在全球百強。中國內(nèi)地百強高校數(shù)量(10所)也超越英國的8所,位列全球第二。入圍全球500強的中國內(nèi)地高校中,“雙一流”高校共有73所。整體看來,今年中國內(nèi)地一共有214所高校上榜,比去年增加了28所,排名情況整體向前大幅邁進。
中國港澳臺地區(qū)共有23所高校入圍了全球1000強,其中有12所大學躋身世界500強,均與去年持平。香港大學排名上升至第87名,是唯一一所躋身百強的港澳臺高校。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均位列第101-150名,香港理工大學排名第151-200名。澳門大學首次進入了全球前400強,彰顯出了澳門地區(qū)厚積薄發(fā)的強大學術(shù)實力。
四、亞太地區(qū)大學排名情況
亞太地區(qū)(除中國大陸、中國港澳臺)共有7所高校進入Top100。其中,東京大學表現(xiàn)最佳,位列第27名。新加坡兩所頂尖院?!?a href="/foreign2692/">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雖然在QS排名極高,但在軟科排名中表現(xiàn)則較為普通,分別排名第71名、第93名。其他進入Top100的亞太地區(qū)高校還包括京都大學(第39名)、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(第67名)、以色列理工學院(第78名)和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(第85名)。
五、英國大學排名情況
英國共有8所大學進入Top100。其中,牛津大學、劍橋大學、帝國理工學院三校保住了原有排名,分別位列第4名、第7名和第23名。倫敦大學學院前進一名,位列第17名。然而,其他學校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名次下降,如愛丁堡大學下降3名至第38名,曼徹斯特大學跌破30大關(guān)來到第41名,倫敦國王學院也狂跌11名被踢出Top50陣營,來到第59名。不過,進入前100名的英國大學名單與過去兩年比沒有變化,這8所大學是英國最保值的大學。值得表揚的是格拉斯哥大學,從去年的英國第10位升至第9位。
六、歐洲其他地區(qū)與加拿大大學排名情況
歐洲大陸的大學共有23所進入TOP100。其中,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位列全球第15名,相較去年上升1名,領(lǐng)先歐洲大陸其他高校。瑞士蘇黎世聯(lián)邦理工學院全球排名第20名,位列歐洲第2。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全球排名第39名,位列歐洲第3。
加拿大共有5所高校進入Top100,以多倫多大學為首,位列全球第24名(下降2名)。其余4所大學分別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(第44名)、麥吉爾大學(第70名,上升3名)、阿爾伯塔大學(第91名,上升1名)和麥克馬斯特大學(第98名,下降8名)。
七、澳大利亞大學排名情況
澳大利亞共有6所大學進入Top100。其中,墨爾本大學位列澳洲第一,全球第35名,相較去年下降3名,也是唯一進入Top50的澳洲高校。其他進入Top100的澳洲高校還包括昆士蘭大學(第51名)、新南威爾士大學(第72名)、悉尼大學(第73名)、莫納什大學(第77名)以及澳洲國立大學(第84名)。
八、四大排名總結(jié)
對于不同需求的留學生而言,四大排名的參考價值有所不同。如果你更為注重學術(shù),參照順序應(yīng)該是ARWU>USNews=THE>QS;如果你更為關(guān)注就業(yè),參照順序應(yīng)該是QS>THE>USNews>ARWU。留學目標若是英聯(lián)邦方向,請參考QS、THE;而目標若是美國方向,請參考US.News大學排名。
最后,需要強調(diào)的是,選校時排名只是參考,千萬不能只盯著一份榜單,還要多維度綜合考慮,才能選到最合適自己的dream school。
印度理工大學全球排名
在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,印度理工學院排名第150位,較去年的第197位上升了47個名次,這也是該校德里分校取得的最高排名。
印度理工學院是印度著名的工程技術(shù)教育院校,也是印度國內(nèi)外影響最大、最具代表性的國家重點學院系統(tǒng),學院包括23所獨立的分校。在2023年的QS全世界大學排名中,排名最高的四個分校為:孟買分校排名第172名、德里分校排名第174名、馬德拉斯分校排名第250名、坎普爾分校排名第264名。
QS世界大學排名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大學排名之一,該榜單排名主要基于學術(shù)聲譽(占30%)、雇主聲譽(占15%)、師生比(占10%)、單位教員文獻引用數(shù)(占20%)等核心指標。
全球大學世界排名qs2026
2026年6月19日,2026 QS世界大學排名公布,涵蓋106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1500多所高校。排名前十院校依次為:麻省理工學院、帝國理工學院、斯坦福大學、牛津大學、哈佛大學、劍橋大學、蘇黎世聯(lián)邦理工學院、新加坡國立大學、倫敦大學學院、加州理工學院。
部分地區(qū)高校排名變化如下:
- 中國香港 :5所高校進入全球前100強。香港大學升至第11位;香港中文大學升至第32位;香港科技大學升至第44位;香港理工大學升至第54位;香港城市大學降至第63位。
- 美國 :前150名中有26所高校。斯坦福大學升至第3位;哈佛大學降至第5位;部分高校如杜克大學、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排名上升,部分如賓夕法尼亞大學、普林斯頓大學等排名下降。
- 英國 :前150名中有17所高校。帝國理工學院保持第2位;牛津大學降至第4位;劍橋大學降至第6位;部分高校如倫敦國王學院、布里斯托大學等排名上升,部分如愛丁堡大學、曼徹斯特大學等排名下降。
- 澳洲 :前150名中有9所高校,整體排名略有下滑。墨爾本大學降至第19位;新南威爾士大學降至第20位;悉尼大學降至第25位等。
- 加拿大 :麥吉爾大學升至第27位,超越多倫多大學成為加拿大排名第一的高校;多倫多大學降至第29位;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降至第40位;阿爾伯塔大學進入前100名,位居第94位。
- 中國內(nèi)地 :北京大學保持第14位;清華大學升至第17位;復(fù)旦大學升至第30位;浙江大學降至第49位;上海交通大學降至第47位;南京大學升至第103位。中國科學院大學首次進入排名,位列第366位。
免責聲明:文章內(nèi)容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,如有侵權(quán)請及時聯(lián)系刪除。